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联系人:秘书处
电 话:0571-88051763
邮 箱:xiatian3218@163.com
地 址:杭州市天目山路46号宁波大厦712室

皱纹盘鲍杂交新品系产业化应用有突破

发布时间:2005-03-01人气:46
   据南方农村报报道:日前,在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等采用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皱纹盘鲍新品系,并在皱纹盘鲍杂交及杂种优势的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皱纹盘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为海产八珍之首。长期以来,由于使用不适于长周期、高密度养殖环境的野生种质,使皱纹盘鲍养殖周期长达3-4年,且易发生大规模异常死亡。为了解决皱纹盘鲍的种质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就提出了杂交及杂种优势利用的思想,并进行了有关的生产实践。为了进一步改良养殖鲍鱼的种质基础,张国范研究员等将国家“863”计划项目“皱纹盘鲍杂交杂种优势的产业化”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优化了杂交技术体系,实现了杂种优势利用的产业化和皱纹盘鲍“杂交鲍”的人工养殖,直接促进了我国鲍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张国范研究员的主持下,该项研究明确了皱纹盘鲍不同地理群体间具有显著的遗传差异,不同地理群体间的杂交可能产生杂种优势;创立了科学简便的杂种优势利用的单侧定向杂交技术;获得杂种优势明显、性状稳定的中国黄渤海—日本岩手宫城群体皱纹盘鲍杂交组合。杂交鲍苗种培育期间壳长、壳宽和体重生长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7.98%、22.07%和61.93%,成活率提高了1.8倍;养成期间成活率达到85%-92%,较常规苗种提高40%-50%,养殖周期较常规苗种缩短了1/3;杂交鲍养成亩产650-700kg。在国际上首次将皱纹盘鲍种内杂交和杂种优势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创建了杂交鲍苗种培育和海区养成的技术工艺。杂交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是杂交鲍高效养殖的核心关键技术,“杂交鲍”已经成为鲍鱼养殖产业的名牌。
标签:全部
0571-8805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