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北日报报道,体重1公斤的小黄鳍金枪鱼的价格只有3美元,而一条25公斤的生鱼片级的金枪鱼的价格则可达到其100倍。基于此,台湾渔业研究所开始研究金枪鱼幼鱼养成技术。
他们利用表层下集鱼装置吸引足够的黄鳍金枪鱼幼鱼以便全方位发展生鱼片级金枪鱼渔业,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恢复日益下降的资源。根据大个体的金枪鱼有高度洄游的习性,而小金枪鱼喜欢栖息在海中固定物体附近的特点,渔业研究所开发了表层下集鱼装置。集鱼装置由大约100个直径30厘米的中空ABS耐压浮子组成,浮子系结在框格网状结构的绳索上,利用混凝土块将其固定在海底。吸引装置被放置在离岸12海里的金枪鱼洄游路线上。一段时间后,海草开始生长,其他海洋生物也开始聚集,形成新的环境,吸引小金枪鱼停留、生活。在一定季节,待到金枪鱼长成足够大,便可在短时间内大量钓获。
自2003年开始,已有12套集鱼装置安放在台湾的西南沿海,每套装置价值3万美元。一年大约捕获鱼类1000吨,其中三分之一为黄鳍金枪鱼。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台湾成功地将体重小于1公斤的黄鳍金枪鱼幼鱼养殖成30公斤左右的生鱼片级的金枪鱼。在1月17日台湾的农业委员会渔业研究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条30公斤左右的黄鳍金枪鱼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
这种黄鳍金枪鱼被限制在近岸的“网箱”内,渔业研究所利用自己的喂养系统保证其自由捕食,自由活动。其脂肪含量比野生金枪鱼高出5—10倍。研究人员相信再过2—3年,一旦这种方式达到商业化规模,许多生鱼片爱好者将会出高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