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秘鲁海洋研究所(IMARPE)消息,当地时间8月5日,“巨型鱿鱼行动III”首艘参与科研捕捞的渔船,满载捕获样本顺利抵达派塔港,为正在进行的鱿鱼资源科学评估提供了宝贵数据。
该行动于8月1日正式启动,作业范围覆盖距海岸0—100海里的海域,旨在全面调查“巨型鱿鱼”——美洲鱿(Dosidicus gigas)的丰度、种群结构、繁殖特性及相关海洋环境。
今年秘鲁鱿鱼捕捞异常旺盛,年初至8月的原定配额为29万吨,6月初上调至30.4万吨,但由于捕捞速度过快,6月20日即触及上限并被迫全面停捕。这一背景下,科研部门加快了资源评估,以便为后续捕捞配额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首艘返港渔船经过四天作业,捕获量可观。预计8月10日前后,其他外派探查渔船将陆续返港,届时将公布本次调查的全面评估结果,并决定下一阶段配额和捕捞安排。业内普遍认为,这一调查结果对秘鲁鱿鱼产业乃至全球鱿鱼供应格局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舟山及山东石岛、龙口等主要鱿鱼市场价格保持稳定。舟山远洋鱿鱼本周各规格报价与上周持平,大条报价15000-15500元/吨,小条17000-17500元/吨;石岛鱿鱼冻制品及龙口鱿鱼熟制品价格均未变动。这一稳定局面反映出在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下,中国鱿鱼市场暂时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随着“巨型鱿鱼行动III”进入收尾阶段,秘鲁的科学评估结果或将在未来数周内对国际鱿鱼贸易、价格走势和捕捞政策产生直接影响。业内正密切关注派塔港接下来的样本分析进展与政府配额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