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水产品高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价格走出了多年一直低迷的行情,进入了恢复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水产品市场货源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足多年来水产品市场少有的情况,有效的刺激了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上市品种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渔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提升,渔业效益和渔民收入显著提高。
据全国水产品市场价格信息采集网对近60家水产品批发市场49个品种价格跟踪调查分析,2004年水产品市场综合平均价格指数为1.20(以2003年12月份价格为基期价格、下同),其中海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指数为1.13,淡水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29;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12.03元/公斤,其中海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19.97元j公斤,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9.54元/公斤;各月水产品市场价格指数都分别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全年最高价格指数为1.31,最低价格指数为1.12。
一、水产品市场价格走势特点
1、水产品市场价格从年初到6月份一路走高,走出了线性增长态势,成为多年来罕见的走势,从7月份开始,价格整体出现了下跌,到10月份后止跌同升,到年底收出了向上趋势的次低点。
2、淡水鱼类价格大幅度上涨成为今年水产品市场的亮点,对水产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上涨起到了决定作用。据统计,淡水产品价格综合平均价格指数为1.29,其中鱼类价格指数为1.38,为所有分类指数中上涨幅度最高的类别,草鱼、鲢鱼、鳊鱼、鲤鱼和鲫鱼类为代表的家鱼类产品最低上涨幅度在30%以上,最高达到50%。
3、海水产品价格走出了与往年大不相同的走势。尤其是伏季休渔结束后,往年伏季休渔后的海水产品价格都会下跌,而今年却走出了上涨的行情,弥补淡水产品价格下跌,再次使水产品总休价格走出了上涨仃情。总体上看,上半年以淡水产品价格上涨为主,下半年以海水产品上涨为主,淡水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出海水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两倍多。
4、由于受对虾价格下跌的影响,甲壳类产品价格走势弱势特征明显。海水产品甲壳类价格指数全年收于1.07,淡水产品甲壳类价格指数全年收于O.87,成为所有分类指数中走势最弱的类别。海水甲壳类指数6月份以前保持了较高增长幅度,7月份以后的各月份全部下跌;淡水产品甲壳类4月份以前基水保持了平稳的走势并略有增长,5月份以后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年底几个月虽然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非常弱市的格局。
二、影响水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因素
l、水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是导致水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农产品价格在去年上涨的基础上,2004上半年国内玉米产区和消区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0.34%和26.01%;鱼粉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3.96%。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使国内柴油价涨至几年来的新高,比上年增长20%,网具材料价格也上涨了20%,捕捞产品成本增加明显,成本摊进产品中必然造成水产品价格的上涨。
2、水产品消费增加,需求转旺,也是水产品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其一是:今年年初以来,"禽流感"疫情袭击了我国部分地区,"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为水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空间。"禽流感"疫情发生后,禽类产品上市量及民众的需求量开始减少,水产品取而代之。尤其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广东地区,水产品价格及成交量双双增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中低档水产品受到青睐。周边国家"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也导致了国际水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从我国进口水产品数量开始攀升,我国的山东和辽宁等省份都积极筹备货源,以供应国际水产品市场的需求,从而拉动了水产品价格的上涨。其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近些年国家提高对水产品质量和安全重视,加强水产品消费的宣传,对增加消费者的偏好,产生了积极作用。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扩大了水产品的消费空间,引起了对水产品消费的增长,从而导致水产品价格上升。
3、近海渔业资源处于严重过度捕捞状态,经济鱼类明显减少,使海洋捕捞经济鱼类价格上涨明显。近儿年来,我国虽然实行了伏季节休渔制度,但近海渔业资源仍处于严重过度捕捞状态中,近海渔船的数量还没有压缩到应有的捕捞强度。主要经济种类基本不成渔汛,单位捕捞量严重下降,捕捞规格越来越小,近海捕捞处于拼能耗,拼资源的局面。某些低质鱼类产量有所增加,但价格还在继续上涨。
4、水产品生产的季节性是拉动水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水产品季节性生产矛盾一直是困扰渔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近几年来渔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总体矛盾仍然很突出,尤其是以淡水鱼为代表的家鱼类产品,季节性生产很强,直接影响了水产品价格的波动。海水产品价格波动不仅受到季节性影响,同时资源的影响已经日益突出。
5、水产品区域性生产和消费也是拉动水产品价格上涨的又一个因素。水产品区域性生产和消费是一直困扰渔业生产的自身矛盾,是由其生产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其一,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宏观调控,治理公路超载运输,使公路运输费走高并逐步进入合理价位,必然摊入到产品的成本之中,使产品价格走高,水产品也不例外;其二,由于水产品的特殊性,本身存在运输困难,运输成活率难以保障,尤其在高温天气,水产品中间流通环节的风险加大,使水产品区域性供应更加紧张,价恪走高。
6、节日拉动了水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效果开始显现。今年"五一"黄金周"金"量十足,饭店、酒店、居民消费同步升温,水产品市场节日气氛十分浓郁,为水产品价格上升提供了空间;国庆节期问除淡水鱼类价格有所下跌外,其余类别也都保持了增长的趋势。
7、某些国家对我国水产品实行反倾销,致使部分水产品出口受阻,国内产品出现积压,造成价格持续下跌。对虾是受反倾销影响最为严重的典型代表。据统计,加入WTO以来,所有农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中对虾是金额最大的
一宗。对虾出口受阻后,产品大量流向国内市场,国内价格持续走低,截止12月底(以2003年12月份价格为基期价格),南美白对虾仍然下跌6%,斑节对虾价格下降35%,日本对虾下降11%,严重地打击了对虾养殖业的积极性,影响了养虾业健康持续的发腱。(水产品市场导刊总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