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舟山渔民对印度洋鸢乌贼的成功探捕,使舟山市在国际新鱿鱼资源开发上,先拔头筹。现已捕获鸢乌贼400多吨,从国际市场来看,鸢乌贼的市场定价每吨在6000元左右。
鸢乌贼,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鱿鱼新资源,短短的触须,滑翔机一样的身体。由于其价值的重新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昨日下午,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远洋渔业处获悉,8月15日,“浙岱远渔807”船离开舟山港,于9月10日到达印度洋公海探捕海域。在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该船针对鸢乌贼资源分布、洄游路线和渔场海况等情况,经两名水产专家及30余名船员的共同努力,共捕获鸢乌贼近300吨,条重一般在2至2.5公斤,鱼货已由集装箱船运回宁波。而另一艘探捕船“新世纪18号”也于10月初到达探捕区域,现已捕获鸢乌贼100多吨。
鸢乌贼的探捕是从去年开始的。为拓展我国远洋鱿钓业发展空间,在国家农业部的安排下,新世纪57、61号两艘鱿钓船于去年赴印度洋阿拉伯海南部公海开展探捕,省远洋渔业集团与上海水产大学参与合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探捕。 “鸢乌贼的开发对舟山市意义重大。”远洋渔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对鸢乌贼的研究,该品种的开发可促进舟山市单拖渔业,扩大远洋渔业范围,延长作业时间,并具广阔的市场开发潜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将直接或间接地保护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减轻对近海鱼类的捕捞压力。今年初,随着北太鱿钓正式纳入远洋管理及阿根延鱿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舟山市鱿钓业步履维艰。受市场打压,鱿鱼价格更是从去年的8000至1万多元1吨跌至如今的4000元至6000元1吨。而鸢乌贼的开发,无疑给该市鱿钓业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据悉,为提高鸢乌贼附加值,舟山市将以加工包装的形式,对外进行销售。